2017年造價師和一建備考經歷,5個多月復習的真實記錄
備考經歷,記2017年造價師和一建考試的歡笑和淚水!
工程人—羅工
啥也不說,先上成績吧!(理科生,文筆不好,但貴在真實,大家將就著看吧。PS:求贊,求關注)
12月21日上午9點半,我正在會議室組織公司施工圍擋的競爭性談判。一小伙伴突然QQ消息發過來一條鏈接,并問“造價師成績出來了,你過了沒?”。懷著緊張并激動的心情打開鏈接輸入身份證號和姓名,看到上圖的成績,我一時還沒反應過來,急匆匆的找到“計量”那一行,當看到61這個分數后,我心理告訴自己“61,居然有61,這應該是過了吧?”。然后匆匆掃了眼其他三科的成績,將截圖發給那位小伙伴,不久就收到對方恭喜的回復。(今年同時考造價和一建,的確是記不太清各科合格的標準。。。。。)
這天的競爭性談判持續的時間特別長,從上午8點半開始一直持續到下午1點半。匆匆吃了點午飯,打開手機QQ,之前建的造價師學習群里早已經炸翻天了。往日冷冷清清的群里,今天消息已經好幾百條了,各自訴說著自己的歡樂和遺憾,并再一次批判今年考試的種種不是,有的小伙伴已經準備著2018年的備考計劃了。我把成績發到群里,并按照之前的約定發了200塊紅包(考前和群里的小伙伴約定考過得發紅包)。。。。。。
今年是我第一次考造價師(剛夠資格報名,4門同時考),并還報了一建的管理和經濟(實物和法規去年已過),平時工作也很忙,能夠用來復習的時間十分有限。備考期間壓力十分巨大,所幸也都堅持了下來。當10月22日考完最后一門案例老師來收卷的時候,因為本來頸椎就不好,又在同一天連啃了計量和案例兩個硬骨頭,耗時耗力,差點從座位上摔下來。。。(的確很累,那天到下午4點左右,脖子就開始疼了)特別是想到上午考的計量 ,心里就十分的不爽(除了第五章的內容和單選前十個有點把握,其他的差不多都在蒙啊。。。。。)。考完后也一直沒有去對答案,計量實在是做的太爛,想著還是給自己留著點希望吧(其實是實在不敢去面對,計量花了我太多時間去復習,結果卻。。。。)。直到看到成績的那一刻,心里快2個月積壓的不快與彷徨終于得到釋懷(其實并不知道為什么,當時小伙伴告訴我過了的時候并沒有覺得很激動與興奮,心里卻覺得十分平靜,可能是因為正在競爭性談判的緣故吧)。
此刻,靜下心來,細細回顧著備考這半年來的歡笑和淚水,個中滋味我想真正用心去準備了這次考試的人都會有共鳴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(二)半年備考經歷
今年五一從惠州的巽寮灣浪了一圈回來后,決定開始復習今年的造價師(4門)和一建(項目管理和工程經濟,去年已過實務和法規)。教材買回來后,各科復習備考的順序依次是:五月份復習案例一遍;6月份復習計量一遍;7月過了一遍計價和造價管理;8月份過了一建的項目管理和工程經濟一遍;9月份至一建考試前的這段時間全部用來復習一建,主要是做一建項目管理和工程經濟歷年的真題;一建考完后至10月2日過了第二遍造價管理和計價;10月1日開始一直至考試就申請了休假專心備考。
可能大家看到后會覺得奇怪,我這復習的順序和網上的備考經驗完全不同,甚至是倒著來的。但我的確就是這樣做的,究其原因總體來說有兩個。一是因為本科學的工程管理專業,案例和計價(2009)曾作為我大四專業課時的教材用書,所以對這兩門比較熟悉;另一個原因是計劃8月一定要復習一建的項目管理和工程經濟,這兩科的內容與造價的計價和造價管理有許多相同的地方,故把7,8,9三個月都是復習的這四門。下面具體講講這幾個月的復習經歷。
5月份首先復習的是案例分析。當時17版教材還沒出,就暫時用的13版,雖然11年大四的時候曾經用過09版的作為教材,但畢竟時間久遠,很多知識點都記不清楚。由于工作原因,我復習的時間為每天晚上7點至11點(無需出外應酬的話,實際有效的復習時間每晚3個小時左右),周六白天,7個小時左右。我的復習方法是根據題目自己先做一遍,在不明白的時候對照著答案來看,進展也還好,沒有遇到太多的阻礙。因為覺得以前學的不錯的緣故,這一科是我今年這6門(包括一建那兩門)唯一一科沒有看視頻學習的。但最后等到10月11日起我開始做案例真題的時候,我發現了這樣的復習方法浪費了很多時間。因為我5月份復習第一遍案例和10月7日—10日第二遍復習都是將整本書全做完了,直到之后看了真題才知道近幾年考的題型都是一樣,知識點也相對集中,如果復習能有主次的話,可以事半功倍。(此處悔恨交加,雖然也建了交流群(607267111)聚集了上百號考友,但也只是把自己所有的資料上傳了而已,平時由于工作較忙故和大家交流較少,悔!悔!悔!所以18年考試的小伙伴還是先瞟眼真題,多和別的考友交流)。案例復習的大概就是這樣,至5月26日前已經將13版的案例教材做了一遍。
端午節前后半個月在家休假。趁著休假時間看了一遍李毅佳的計量視頻,看完后其實真的是什么也記不住(以前學的都是偏經濟,投資方向,對技術也一直不感興趣),只是將整本書給畫滿了(買到17版新書的時候心理是崩潰的,尼瑪,不僅相對13版厚了70多頁,我光是將13版書上畫的重點標到17版上都花了4,5個小時!)。6月中旬假期回到公司上班后直到月底都沒怎么看書,總是覺得已經把計量過了一遍了,這個月的任務就完成了(這里狠狠鄙視下自己的懶惰)。
進入皎陽似火的7月,趕緊趕忙的復習管理和計價。上半月先復習的計價,先是看的李娜的,說真的,她講的真的很詳細,很清楚,但進度實在太慢,時間要花的太多,我第一章聽完花了3天還是4天來著。聽完她的第一章一方面感覺這樣的進度下去肯定不行,另一方面她的課件更新的慢,于是就換成柯洪的了,那哥們講課快啊,蜻蜓點水般,但重點也都差不多能講到,所以一直就聽的他的,后面17年的更新來不及就聽的16年他的課件。終于2個星期內把計價視頻聽了一遍。7月下半個月聽的朱俊文的管理,達江的也聽了一些,感覺講的都一般,沒有我以前在學校的讀研時候給自學考試的學生兼職講課好(哈哈,這里吹的有點大了,但當時講課學生都挺滿意就是,不過講的不是造價管理是項目管理,都是高分通過考試)。也是半個月,把造價管理聽了一遍。
一轉眼進入8月份,眼看距離一建考試只剩下一個半月的樣子。一建的書還沒有翻,著急啊。同事鵬哥也說還是抓緊時間看一建吧,今年把這個拿下(因為只剩管理和經濟,今年不過的話太可惜。這里感謝下我們親愛的鵬哥,一位好兄長,經常給我一些很好的建議,受益匪淺)。匆匆忙忙,一個月的時間過了一遍工程項目管理和工程經濟的視頻。真心說,造價師的計價和造價管理有很多東西與這兩門也是想通的,所以現在感覺7,8月兩個月復習著四門的安排還是沒錯的。
9月份,離一建考試還剩下兩個禮拜!兩個禮拜!想著考試前起碼得做幾套真題吧,兩個禮拜能做5套?4套?最后我還是高估了自己,我只做了3套(14,15,16三年的)。做的比較慢,其實不是做的慢,是做完后我對答案翻知識點做筆記花的時間長,一張試卷可能做只需要2個小時,但對一遍答案和做筆記往往要4個小時(造價師后面復習也是這樣子做的)。但不得不說,這樣的效果也挺好,因為每年的考的知識點很多都是一樣的,三套試卷下來好好做的話起碼涉及到70%到80%的考點。考前三天就翻翻自己做的筆記,然后也從網上找了些押題(哈哈,其實大家還是有必要看看。這里絕不是托,有的時候真的有驚喜)。9月份走進考場考完第一天的工程經濟,躺在7天床上看項目管理的時候,這段時間由于高強度工作和復習的惡果開始顯現(進入9月份晚上一般是要到1點才睡,沒辦法,時間太緊,復習的時間太短,真的不能讓好不容易過的實務浪費!!所以真的算是拼了,其實10月份的時候更拼,下面細說)。脖子劇痛,太不舒服了,實在沒辦法,躺在床上都疼,后面只能將枕頭墊高靠在床頭,忍著疼最后復習一遍項目管理,看了一遍超押(后面證實是押對了一些考點,但是我沒認真記啊,也沒心思去記啊,苦逼苦逼)。周天上午一考完項目管理,下午沒有直接回公司,而是趕緊去醫院看醫生,脖子實在是太難受了。跑了兩家三甲醫院都告訴我沒號了。于是只能等到周一去了趟中醫院,連續在那做了一周的推拿,癥狀才有所好轉。但是書不能不看啊,晚上還是苦逼呵呵的拿出造價管理來看。這段時間是6點下班后,就到隔壁會議室的椅子上躺一個半小時(比之前多了半小時,哈哈),否則實在撐不住。晚上也一般只到10點半就回去了,就這樣到了國慶節前又認真的看了一遍造價管理(這次是根據第一次看視頻畫的重點認真的記了一遍),并看了半本計價。
下定決心今年一定要把造價拼過(真的不想考第二次了,太累了),于是9月底就跑去找領導請假,從國慶節休到10月22日考完試(哈哈,這里感謝我的領導,一位能力很強,很隨和,也讓我打心里佩服和尊敬的人。所以,伙伴們,有一位好領導是多么的重要,哈哈。)。為了避免路上的擁堵怕浪費時間,我是3號才回老家,1號和2號都是一個人在辦公室里看計價(一個畢業后就在深圳漂蕩的苦逼娃,哎),到2號就把整個計價看完了第二遍。三號開始真正的開始第二遍復習計量(也是根據第一遍視頻的重點在背),甚至在回去的火車上,也是在背書,哈哈沒辦法,一看到計量就頭痛,但是,除了勇往直前,我已別無選擇。
整個20天假中,我有一半的時間都用來復習計量了。這20天也是我整個復習期間,甚至是我學習期間最辛苦的一段時間(從小學一直到研究生畢業,其辛苦程度甚至超過了高三那年,可能我已經記不清10年前的那一年我是有多苦逼了吧,哈哈。)在家期間,除了中秋節一天回鄉下和爺爺奶奶一大家子吃了頓飯,我其余時間都是關在自己房間里看書。復習安排是這樣的,3—6(3號還在回家的路上)號認真記了一遍計量書上所畫的重點。7—10號又做了一遍案例的書本,整本書都做了。11—16號,主要是做4科歷年的真題,時間也只容許我做了14,15,16三年的。17,18專門放出兩天再看計量(主要是第五章,這點很重要,我計量能61分僥幸通過,應該和這特別空出來一天多時間抄了一遍第五章的內容有關,確保我這30分能做對90%左右),19號開始動身回深圳,為了充分利用時間特意買的晚上12點左右的火車,這樣可以睡一覺就到深圳了,還可以利用在車站的等車的時間看會書(在車站還遇到一位也是赴深圳參加考試的小伙伴,也不知道你考的如何?)。整整大半個月,每天早上7點起床都會花兩小時背計量,然后到9點下樓吃碗湯粉(我是有多少年沒有吃過老家的湯粉了,吃的最多還是高中那會吧,最近老是懷念那個時候,可能是真的老了。。。。。。。。),9點40左右復習到12點,中午吃飯,休息到兩點(不歇不行,那段時間脖子又隱隱作疼。真怕撐不到考試,人就不行了),下午2點到6點。吃完晚飯,下樓溜達一圈,從7點半左右開始一直到1點,2點都有過,但是每天7點鐘起床是雷打不動的。那家那段時間我用完了2本草稿本,寫完了10多只筆(我習慣于用筆去寫,無論是記東西還驗算,這個習慣這么多年倒是一直沒變過)。
考試那兩天其實也是睡的很晚,心中居然開始有了一絲的緊張(以前每次面臨大考都會緊張,但從大學畢業后就開始不關心考試,不關心成績了,而是在意更多的綜合能力(參加了好多活動,實習,去兼職上了好多課,什么項目管理、工程造價等等)和為人處世方面的提高,花更多時間去思考一些比較宏觀的問題了,所以讀研時候的考試成績好爛,哈哈。幸好在論文方面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,這幾年在國內外期刊發表了6篇項目管理,項目融資方面的論文,感謝我親愛的導師,對我的不拋棄不放棄,也算對得起那三年的學術生涯。)記得考計量那晚居然失眠了,我去,多少年沒有的事情了。于是晚上3點爬起來看押題(造價押題好坑,啥都沒押中,枉費我3點睡不著爬起來看書了)。 考計量的時候,做完前10題,我就傻眼了。不會,不確定,貌似見過,還是不會,能不能有個能讓我可以肯定點的題目,直到做到了第五章的時候,才稍微好受一點,但是接下來的多選直接讓我有一種想死的感覺,那些在火車上看的計量,在車站看的計量,半夜1點看的計量,3點看的計量都死到哪里去了。2個小時一到,同考場的人都陸陸續續起來交卷了。我心里開始著急,什么情況?我丫的題目都還沒有做完,你們都去交卷了。大家怎么這么厲害?心里一個勁的說不能慌不能慌。等我開始涂答案的時候,整個考場只剩我一個人了,前后各一個老師盯著我,好尷尬,好捉急。匆匆忙忙把答案填完,丫的,還差點填錯了,幸好發現的早改正了。走出考場,我是覺得自己過不了的,因為太多不確定,太多憑感覺瞎蒙。下午的案例題目感覺還好,思路都有,就是計算量太大,題目太多,平時練習的時候也沒有算時間,所以直到最后20分鐘,最后一道大題鋼結構還沒看過題目。但當時并不慌張,覺得前面的題目都會,應該不做最后一題都能過(現在看著我91的成績,那時候的想法是有多傻,我這是做出了多少,算錯了多少啊。。大哭)。幸好還是在最后20分鐘的時間里,做了最后一道大題的兩問,我也不知道有沒有數錯了,反正都不重要了。其實在下午4點半的時候,我的脖子又開始隱隱作痛了,但沒辦法,只能硬撐著。直到監考老師來收試卷的那一刻,我從座位上站立起來差點摔倒,老師還笑稱“你是不是考暈了?”,其實是真的有點暈。哈哈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好了,不知道不覺寫了3個多小時,碼了5000多字。好多年沒有一口氣寫過這么多字了。回頭一看,感覺就像記了一篇流水賬,都是按月來分段的,好慚愧!!!文字雖然粗拙,但的確是我這半年來的復習經歷。6個月不到時間,我就是這么一路走過來的。走的雖然艱辛,好在結果還算欣慰(一建成績還沒出來,但想來問題應該也不大吧)。還是那句話,越努力,越幸運!既然選擇了遠方,便只顧風雨兼程!
一直想給大家寫篇學習的心得和感受,和一些復習的建議,這也是好多小伙伴感興趣,和我提的最多的。但寫下來卻寫成了自己這半年的經歷(哈哈,不是經驗哈)。看來只能下次了,等一建成績出來后,無論通過與否,我都會好好的寫一下對造價這四門的感受,以及一些復習的方法,安排建議等等。。。。。。。
免責聲明: 本站提供的任何內容版權均屬于相關版權人和權利人,如有侵犯你的版權。 請來信指出,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! 所有資源均由免費公共網絡整理而來,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。請勿公開發表或 用于商業用途和盈利用途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drmz.cn/zaojia/1829.html
發表評論